中药一般吃多久见效果,中药消炎吃多久才有效果( 二 )


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1.清晨
清晨空腹宜服用具有滋补作用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 , 在早餐前服用 , 以利于滋补药物的充分吸收;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用 , 可使药物迅速进入胃肠 , 并保持较高的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利水湿药、催吐药亦宜清晨空腹服用 。
2.午前
上午宜服用益气升阳药、发汗解表透邪药 。 李东垣认为:“午前为阳之分 , 当发汗;午后阴之分 , 不当发汗 。 ”还强调益气升阳药在午前服用 。 罗天益进一步提出 , 益气升阳药之所以午前服用 , 乃“使人阳气易达故也 。 ”
3.午后
下午或入夜宜服用泻下药(如大承气汤) 。 李东垣曰:泻下药“乃当日巳午之后 , 为阴之分时下之 。 ”(巳时:即上午9~11点 , 午时:即上午11~午后1点) , 其他医家亦都认定泻下药不宜在午前服用 。
4.睡前
一般在临睡前15~30分钟 , 宜服用镇静安眠药、滋养阴血药 。 入夜是脏腑功能最低的时候 , 如在此时服用滋阴进补药 , 就如雪中送炭 , 效力倍增 。
5.隔夜
宜服用驱虫药 , 如乌梅丸一般睡前服1次 , 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次 , 以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 , 便于将虫体杀死排出体外 。
6.饭前
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 。 治疗病位在下(肠道、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 , 宜饭前服用 , 以使药性下达 , 因为在空腹状态下 , 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 , 较快地通过胃进入肠道 , 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 , 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
7.饭后
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 。 治疗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 , 宜饭后服用 , 可使药性上行 。 健胃药及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如甘露消毒丹等) , 宜饭后服用 , 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物 , 也宜在饭后服用 , 以避免毒性药物吸收太快而发生不良反应 。

8.餐间
即在两餐之间服药 , 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 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 中药服用不但要讲究适当的服药时间 , 还要讲究服药次数和药物的温度 , 这样才会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喝中药的六大禁忌
辛辣类
在喝中药的时候 , 我们在饮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辛辣的食物 , 此类食物多辛热 , 有通阳健胃之功效 , 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 , 散气耗血 , 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 , 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 。 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 。 如辣椒属热性 , 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 , 必然会加重“上火”症状 , 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 , 故热证病人就诊中医不可同食辣椒 。
鱼腥类
鱼腥的食物也需要注意避免食用 , 不然有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 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 , 且含有异性蛋白 , 易引起过敏反应 , 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 , 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 , 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之 。 此类食物有黄鱼、鲤鱼、带鱼、蚌肉、虾、螃蟹等 , 而鲤鱼、沙丁鱼、鲇鱼、黄鱼、螃蟹、黄泥螺最易引起过敏 。 鱼腥类食物亦属发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