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稀有濒危植物回归的方法与技术( 四 )


植物尤其稀有、濒危种类的回归 , 虽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展了多年 , 但成功的甚少(Arkroyd , 1995年) 。 所以 , 植物园应利用园内所具有的自然或半自 然植被 , 对某些稀有、濒危植物进行回归的试验研究 , 积累知识和经验 , 然后与自然保护或土地管理部门合作 , 在就地保护的生态系统中开展回归工作 。 由于稀有、濒危植物的回归是一件新的事物(任务) , 又是一项比迁地保护更复杂和更困难的工和 , 所以 , IUCN、BGCI和一些国家组织在近年来制订了一些回归的准则 , 如:(1)要确定灭绝或衰退的原因;(2)要分析现在的生态学特性;(3)要提出一些灭绝衰退的补救建议;(4)要指出和为进行回归的地方定界;(5)要列举在进行回归之前、回归期间和回归后的项目计划、管理和指导方法;(6)要对回归成功的概率和能的影响进行评估;(7)要确定在设定的地方由那些种群或那些种内 分类群去回归(Akeroyd,1995年) 。
在我国 , 1994年所公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和《是中21世纪议程》中已提出了“ 扩大(濒危动植物)种群和重归野生种群工作敽贡粑参锏膿再归化技术數难芯 。 所以 , 我国有条件的植物园应重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越来越重要的这一回归领域的工作和研究 , 为生物多样怀的有效就地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作出新的贡献 。

推荐阅读